英伟达全面退出中国 荷兰对华半导体限制遭反制陷被动

华新社财经资讯(记者 张聚奎)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近日公开确认,公司已全面停止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曾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约95%份额的行业巨头,正式告别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此前,英伟达在中国年营收贡献高达近500亿美元,是其全球增长的核心引擎。
美国出口管制成为决定性因素
英伟达的退出,直接源于美国政府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持续加码。这些限制切断了英伟达向中国供应高端芯片的路径。尽管其专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于7月获得出口许可,但8月发布的第二财季财报显示,该季度对华H20芯片实际销量为零。持续的管制政策最终迫使英伟达作出全面撤出的决定。
市场空白催生本土替代机遇
英伟达的退出为中国本土芯片企业提供了发展窗口。多家国内科技企业已启动自主计划,加速研发AI芯片,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例如,闻泰科技正推进“供应链自主”战略,旨在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荷兰对中资半导体企业实施限制引发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荷兰政府近期对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限制措施,引发了另一场国际经贸风波。安世半导体前身为恩智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业务,2019年被闻泰科技全资收购,去年营收达147亿元人民币。其芯片产品广泛供应于大众、宝马等全球主流汽车制造商,是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9月29日,美国政府对闻泰科技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实施制裁;次日,荷兰政府即以“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技术转移”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为期一年的“全球运营冻结”。更具争议的是,荷兰方面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并要求任命外籍董事。
尽管荷兰否认受美方压力,但路透社与彭博社报道均指出,其行动与美国政策高度同步。法院文件显示,今年6月美国曾向荷兰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更换中国籍CEO以换取制裁豁免。
中方反制迅速 荷兰陷入被动
面对荷兰的单边限制,中方采取了果断应对。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暂停中国工厂向荷兰总部的芯片供应;安世中国随即宣布启动独立运营,不再接受荷兰总部指令。
这一系列反应使荷兰陷入被动。多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已联合向荷兰政府施压,警告芯片供应中断将严重影响欧美汽车生产。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随后紧急寻求与中方会晤,希望化解僵局。然而,荷方目前仍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撤销决定,导致对话陷入停滞。中方立场明确:只有荷兰撤回错误决定,停止不当干预,双方才有协商基础。
结语
此次事件表明,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滥用制裁与脱钩手段不仅难以遏制他国发展,更将反噬自身利益,扰乱全球产业链稳定。合作与共赢,仍是国际经贸关系的根本出路。

華文財經新聞社聯合報道。发布者:张聚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xinnews.com/4929.html

Like (0)
张聚奎的头像张聚奎管理团队
Previous 2025年10月27日 上午9:33
Next 2025年10月27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