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记者 刘仁健)进入9月,随着各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2025年中期财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也相继交出了“期中考答卷”。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出发,大多数消费金融机构均对外传递着业绩回暖、效益复苏的良好信号,但部分指标波动犹存。
其中,马上消费金融虽然在上半年实现了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三项关键指标的正向增长,并且从数据表象看,收入与利润规模均在业内排行前列。
但从整体业绩走势来看,不难发现马上消费金融已不复当年在消费金融行业中“高歌猛进”的辉煌。此外,屡禁不止的暴力催收行为,以及变相推高贷款成本的“捆绑销售”问题,也指向其合规治理问题。
虽然马上消费金融于近期再度披露IPO辅导进展报告,对外传递出积极上市的信号,而在消费金融行业的盈利分化预计延续、合规监管愈发严格的整体发展趋势下,前方等待马上消费金融的,或将是更为严苛的市场考验。
亮眼业绩背后暗藏风险
根据马上消费金融主要股东——重庆百货(600729.SH)发布的财报,马上消费金融收入同比增长12.96%至87.35亿元,规模仅次于营收超百亿的蚂蚁消费金融;净利润亦进一步增长8.07%至11.55亿元,规模位列行业第三,是业内少数上半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消费金融机构。
横向对比同行业头部公司在上半年的表现可知,相比于资产规模较年初相对减少约70亿元的蚂蚁消费金融,以及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资产规模均出现下滑的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的业绩表现称得上是“全线飘红”。
但纵观马上消费金融近年来的“成绩单”,其业绩表现其实并不算稳定。根据联合资信发布的评级报告,该公司的资产总额由2023年末的712.80亿元降至2024年的655.60亿元,同比下滑约8.02%;贷款净额也下滑8.47%至536.66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马上消费金融的收入由2023年的157.95亿元降至2024年的151.49亿元,降幅约为4.09%。不过,该公司2024年的净利润依旧增长15.09%至22.81亿元,盈利能力依然可观。
细究发现,逆势增长的盈利,实际是马上消费金融大幅减少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后的效果。数据显示,其2024年的信用减值损失从前一年的60.24亿元,骤降35.92%至38.60亿元。
此外,马上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自2021年起便呈持续攀升态势,由2022年末的2.05%一路增至2024年末的2.49%;不良贷款余额也由12.84亿元增至15.33亿元,截至2024年末应收联合贷款项余额39.16亿元。
暴力催收乱象屡见不鲜,用户投诉超7万条
财务表现难以再现昔日辉煌之余,马上消费金融的催收问题也遭外界诟病已久。仅2024年,该公司业务及管理费中的代理催收费用便高达31.28亿元,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的合计费用更是超百亿。
此项催收费用是否超过行业水平?据查询,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并没有在财报中具体披露“代理催收费”这一项。
但作为参考,2024年招联消费金融的财报中显示,业务及管理费用类目下的“外包服务费”为 5.89 亿元:而中原消费金融的“外包费”为 2.37亿元。
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与关键词“马上消费金融”关联的用户投诉超7万条,其中不乏对马上消费金融及其旗下金融服务平台虚假承诺、违规扣款、暴力恐吓、侵犯隐私等不当行为的控诉。
从投诉详情来看,不少用户反映自己在还款遇到困难时主动与客服协商,在表明还款意愿的情况下却被拒绝与辱骂,此后还遭到了电话骚扰和短信轰炸,亲属、好友和工作单位也被波及,为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困扰。
在马上消费金融披露的合作催收机构信息中,一家名为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信盟”)的公司性质尤为特殊。重庆信盟在官网中称,其致力于不良资产管理,主营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应收账款外包服务。
根据天眼查信息,重庆信盟由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关村科技”)全资控股。而中关村科技是马上消费金融的第二大股东,截至目前共计持有后者31.43%的股权,且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均为赵国庆。
实际上,马上消费金融早在2023年12月,因贷前审查不审慎、对委外催收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被原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模糊扣费边界、实际“捆绑销售”,规避监管24%利率上限
近日,有不少马上消费金融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马上消费金融旗下平台“安逸花”开通了“逸骊生活”会员服务,每个月都会被扣除40元或98元的会员费,且难以找到关闭的渠道。
“安逸花”APP内部的“逸骊生活”会员界面显示,马上消费金融的会员权益共有三种收费类型,分别为9.9元/月的逸骊生活钜惠服务、40元/月的逸骊生活标准服务、98元/月的逸骊生活尊享服务,并额外发放了1.9元/月的专属特权。
除了在APP内部设置会员开通界面外,逸骊生活会员权益的开通选项还以灰色小号字体的形式出现在借款环节中的“同意并提交借款申请”按钮下方,只要用户勾选,便默认自动续费月服务费最高的98元/月逸骊生活尊享服务。
而马上消费金融的会员扣费模式,也有诸多蹊跷。
笔者通过平台借款并尝试开通9.9元/月的逸骊生活钜惠服务时发现,APP内部优先推荐的扣款方式为“先享后付”,按此方式支付后,笔者的信用额度被扣除了9.9元,并在次月还款中生成了一笔先享后付订单。
“先享后付”如何定义?《逸骊生活服务协议》提到,先享后付是指用户可于开通逸骊生活服务后在有效期内享受服务,并在应付款日同意平台通过第三方支付账户、银行账户支付服务费,未明确提到通过信用额度扣费。
一位用户指出,如果急于借款的用户误将借款界面的小字内容认为是与借款服务相关的协议,便掉进了大额服务费的“陷阱”;且在会员费被混入用户还款账单的扣费模式下,用户难以在每月还款时察觉到其中的问题。
在基础利率上加收会员权益费、默认自动续费等行为,规避了监管24%的利率上限,并获得额外利润,但这类模糊扣费边界的“捆绑销售”实际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拉高了借贷成本。
華文財經新聞社聯合報道。发布者:张聚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xinnews.com/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