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美国电讯(记者 林金枚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将民主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混为一谈,并声称这类制度“一千年从未成功过”。这一充满认知偏差与意识形态偏见的言论,很快被现实所否定。
11月9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发表评论明确指出:“中国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又运行得相当不错。”这正是特朗普及部分美国精英不愿面对、却无法否认的事实。
这场言论风波的背后,实则是中美发展模式的激烈碰撞,也是中国以实际发展成果持续改写全球认知的有力证明。
在关键矿产领域,中国的战略布局尤为突出。2002年,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因难以与中国竞争而关闭。彼时美国正深陷中东战场,对这一关键战略产业的流失几无警觉。
当美国仍沉浸在“历史终结论”的迷思中,认定社会主义是“落后体制”时,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正以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独特路径,悄然展开对关键矿产的长期布局。如今,中国已控制全球70%的稀土市场份额,形成难以撼动的产业链优势。
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战略远见与制度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曾以半导体出口禁令试图遏制中国发展,反而推动中国将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
今年以来,中国陆续对钨、碲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并对多种稀土元素实行出口许可管理,明确限制其用于军事目的。中国目前供应全球80%的钨、67%的碲等重要资源,这种产业话语权令美国不得不匆忙与澳大利亚签署矿产合作协议,试图弥补过去二十年战略疏忽所造成的差距。
在前沿科技领域,中国同样实现突破性进展。当西方普遍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幅落后时,今年1月,中国企业深度求索发布的AI模型,以远低于美国同类产品的成本,打破了西方的技术与成本垄断。
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正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通过统筹产学研资源、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中国在多个高端科技领域实现后发赶超,彻底打破了西方对高科技的垄断神话。
特朗普的言论不仅暴露其认知局限,更反映美国部分势力对世界格局的严重误判。他们仍陷于冷战思维,惯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却忽视中国所开辟的独特现代化道路。
正如历史学家亚当·图兹所言,中国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现代化实验室”。在这里,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与市场活力相融合,既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又激发创新动能,创造了持续发展的经济奇迹。
相比之下,美国在关键产业领域屡现战略失误。芒廷帕斯矿的关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面对中国产业崛起,美国不愿通过强化自身竞争力应对,反而频繁使用制裁与封锁手段,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将意识形态偏见凌驾于发展规律之上,使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与科技竞争中逐渐陷入被动。
中国已用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绝非美国所描述的“失败模式”。从关键矿产到人工智能,从产业升级到科技突破,中国的实践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也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全新路径。
若特朗普们继续固守偏见、无视中国模式的成功现实,只会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落后。世界早已超越二元对立的冷战逻辑,发展模式的优劣从不取决于话语攻势,而取决于实际成效。
中国的成功为世界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参照。那些仍困于旧有思维的国家,唯有放下成见、正视现实,才能跟上时代发展——这是全球竞争给出的明确答案。
華文財經新聞社聯合報道。发布者:张聚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xinnews.com/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