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中需要站在未来的同一边

华新华 (记者 杨丽)印度《新印度快报》7月23日文章,原题:印度和中国需要站在未来的同一边 在新兴世界秩序中,印度和中国需要携手共进,这既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为其他国家着想。印中外长最近在北京会晤无疑是个好兆头。为了两国和全世界的未来,双方必须找到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合作方式。考底利耶(古印度政治家和哲学家——编者注)是印度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就像孙子之于中国。如今他们的继承者能走到一起吗?
作为印度代表团成员,笔者曾参加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会议。如今,人们警醒地看到世贸组织实际上已功能失调,世界秩序也在分崩离析。印度和中国必须有所作为,因为西方不能继续主宰世界。这种观点受到充分理由支持。印中一直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但从未失去各自的文明底色。两国从西方汲取的经验教训为各自坚实的文明根基增添新层次,这是一种鲜有被注意到却独具优势的“三明治”文明架构。
由于多种原因,各国之间的关系时近时远。法英曾兵戎相见,也曾共同抵御外侮。二战期间美苏并肩作战,之后陷入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国家关系中的这种波澜是因为每个国家都希望开展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动。有鉴于此,印中关系的独特之处在于两国间的悠久文明联系,双方近期才出现一些分歧。印中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伟大“精神活力”,都曾有过遭受欺辱的历史,如今都在为恢复曾经的经济优势地位而阔步前行。
在此过程中,中国在新技术和研发领域获得累累硕果和雄厚实力。或许,印度可通过将印度制造业与中国技术相结合来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这不应被视为关乎国家自尊的问题。只有当印度产业大幅增加研发和新技术支出,才有望实现相关构想。中国(在一些领域)从模仿西方开始,如今自身已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不知何故,印度企业几十年来一直未能做到这点。
以下为印中两国战略转型中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
从文明维度看,当今世界,唯有印中两大古老文明展现延续数千年的韧性与生存智慧。从历史维度看,经历殖民统治与外来侵占导致的迷茫后,如今印中都在努力重获曾经长期占据的重要地位。从实用主义维度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借鉴了西方金融与制造体系,但坚持国家主导发展模式;印度也在走向现代化,但保持着传统的包容性多元化治理特色。
从技术禀赋看,中国自古就输出火药和指南针等,印度输出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等理念。从发展方式看,中国秉承推动经济增长的儒家文化,印度则沿袭支撑其创业精神的辩论传统。从供应链看,印中都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主导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印度掌控着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
在未来多极世界的构建中,印中共处同一个集团将颇具战略价值。既然商业实用主义能推动其他国家开展相关行动,为什么不让它推动印中合作?考底利耶与孙子的智慧或将交汇融合。

華文財經新聞社聯合報道。发布者:张聚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xinnews.com/3664.html

Like (0)
张聚奎的头像张聚奎管理团队
Previous 1天前
Next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