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大湾区(记者 张聚奎)当前正值澳洲淡水龙虾苗种投放关键期。近日,中堂镇内广东富舟澳洲鳌龙虾养殖基地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将一批批虾苗投放入稻田。目前该养殖基地已完成60%的苗种投据推算,今年首批成虾将于8月中旬上市,“虾“爆中堂乃至周边地区的餐桌,放。!
“虾苗质量直接决定养殖成败,今年我们在工厂化集中育苗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广东富舟澳洲鳌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古伟杰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和反复试验,在孵化及养殖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我们通过本土驯化的澳洲淡水龙虾种虾,使其抗病性较原种提升30%以上。
记者在育苗车间看到,恒温控制系统精准控温,配合孵化网池、纳米增氧设备和微生物滤床组成的闭环系统,使种虾繁殖周期缩短20%,虾苗优质率提升至85%。这种“网格化“分层养殖模式,既能有效隔离天敌,又可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精准投喂,使得成虾更加“威猛”,肉质更紧实鲜甜,富含高蛋白质且低脂肪,营养价值更高,无论是生长速度还是经济价值都使其在养殖效益方面更加突出。
古伟杰表示,一两~一两半的成虾比较受市场欢迎,口感更好,批量出虾时,市民也可到养殖基地选购。后续成虾的主要销售渠道还包括农贸市场、海鲜批发、餐饮店等。
今年预计可投放优质虾苗3000-4000万尾。”古伟杰透露,明年育苗基地将扩建至现有规模的三倍,力争实现年产能1亿尾。随着东莞养殖规模扩大,基地不仅提供优质种苗,还将配套输出标准化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据悉,2024年初,市疫控中心和中堂镇农林水务局、农技中心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在中堂四乡村建立了以澳洲淡水鳌龙虾为主养品种的标准化养殖示范点,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探索引入高科技、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带动现代特色种养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转型,助力“百千万工程”。
古伟杰表示,在“稻虾共生”示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和镇农林水务局高度重视,由市疫控中心和中堂镇农技中心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加强技术指导,进行统一管理。主要从种苗的繁育技术、水质的调控、合理的密度、优质的饵料、病害的防控和敌害生物的防御等方面,通过智能化和标准化相结合的创新养殖模式,为他们养殖户提供重要的技术服务支撑。
‘稻虾共生”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虾的排泄物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的肥料,而稻田里的昆虫也是虾的天然食物,从而控制虫害,稻虾共生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并实现系统内部废弃物“资源化”,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
中堂镇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稻虾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既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又能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大大提高了农田经济效益和附加值。“稻虾共生”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让种养户尝到甜头。
据介绍,基地一年大概种植两造稻谷,稻谷平均亩产达400公斤,澳洲淡水龙虾的亩产达100斤以上,按照目前的价格,每亩增值5000元以上,300多亩“稻虾共生“示范基地可增加产值150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推进“稻虾共生”产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市疫控中心和中堂镇农技中心聚焦种业振兴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起草了《东莞市市级水产良种场评定方案》和《东莞市澳洲淡水龙虾稻-虾共生养殖技术指南》《东莞市澳洲淡水龙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指南》,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协同模式,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澳洲淡水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華文財經新聞社聯合報道。发布者:张聚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xinnews.com/2753.html